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情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目前正在进行开展关于高中地理中必修课程“地理1”与“选择性必修1”(即“自然地理基础”)之间的教学衔接与进阶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衔接现状,故开展此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不涉及个人姓名信息,调查结果仅通过数据分析用于毕业论文撰写,请您放心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您的宝贵意见,将使我们更好开展地理教学研究。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的支持!祝您事业顺利!(注:题目类型在每道题前面有所标注,多选题也可选一项)

Q1:您现在所任教的年级是( )

A.高一
B.高二
C.高三

Q2:您所在的学校是( )

A.省级示范性高中
B.市一级高中
C.普通高中
D.其他

Q3:您的地理教龄是( )

A. 0-1年
B. 2-5年
C. 6-10年
D. 10年以上

Q4:您的最高学历是( )

A.博士研究生
B.硕士研究生
C.本科
D.其它

Q5:您的职称是( )

A.正高级教师
B.高级教师
C.一级教师
D.二级教师
E.三级教师
F.未评职称教员

Q6:您目前为止教学过的年级有( )

A.高一
B.高二
C.高三
D.初中

Q7:您使用过哪些新教材教学?( )

A.暂无
B.使用了新教材必修1教学
C.使用了新教材必修2教学
D.使用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教学
E.使用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教学
F.使用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教学

Q8:目前使用的教材版本?( )

A.人教版
B.湘教版
C.中图版
D.鲁教版

Q9:对于新课标提出的将原有必修1自然地理内容划分成现在“必修1+选择性必修1”两个模块,您支持吗?( )

A.非常支持
B.支持
C.不太支持
D.非常不支持

Q10:您对新必修课程“地理1”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的熟悉程度如何?( )

非常熟悉:能正确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学情考情,把握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比较熟悉:能根据课标把握教学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
不太熟悉:只能按照课本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堂教学
不熟悉:基本没有实际教学过,难以把握教学内容

Q11:您对“选择性必修1”(即“自然地理基础”)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的熟悉程度如何?( )

非常熟悉:能正确解读课标要求,把握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比较熟悉:能根据课标把握好知识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
不太熟悉:只能按照课本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堂教学
不熟悉:没有实际教学过,难以把握教学内容

Q12:您认为有必要将“地理1”和“选必1”的教学内容划分清楚吗(eg.洋流相关内容)?( )

非常必要,需要分清楚哪些内容在必修1教,哪些在选择性必修1教
有必要,但不用划分得太清楚
没必要,迟早都是要教的内容

Q13:您认为“选必1”的教学中是否需要与“必修1”的知识内容相联系?( )

A. 非常必要
B.有必要
C.不太需要
D.完全没必要

Q14:您是否清楚了解高一时学生学了哪些知识内容?( )

有与高一的任教老师进行交接
现在所教的班级是从高一一直带上来的
有通过口头询问、练习测试等方式向学生了解高一学习了哪些内容
没有向老师或学生了解,主要凭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反应进行判断
不太清楚

Q15:您所在的地理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高一与高二的老师之间是否会沟通好哪些教学内容在高一教,哪些内容高二再补充?( )

教学跨年段之间会做好分工
同年段之间会做好统一,但跨年段之间不统一
具体教学内容由教师自己把握

Q16:您认为教学中“地理1”与“选必1”相衔接有哪些影响?( )

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进阶
利于形成地理思维
为学习新知识搭建“桥梁”
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占用新课讲授时间
其他

Q17:您是否清楚知道“选必1”哪些知识内容需要与“必修1”进行衔接?( )

非常清楚
比较清楚
不太清楚
完全不清楚

Q18:下列为“选择性必修1”的知识内容,请判断是否需要与“地理1”的知识相衔接?如果是,请在框中填写应该相衔接的内容。

地球的运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洋流
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Q19:您在“选必1”教学过程中采用过哪些方法衔接地理1的知识内容?( )

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复习地理1的内容
在新课导入时衔接
在新课正式授课前复习
课堂中采用支架式、项目式、单元式等教学方法
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是联系地理1的知识
考试前复习
让学生做涉及地理1知识的练习题
利用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自主衔接
没采用特殊的方法
其他

Q20:哪些是您在课前(备课时)有开展的步骤:( )

研读课程标准要求
整体把握自然地理知识逻辑主线
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内容
了解学生对地理1的掌握情况
了解学生已有的核心素养水平
梳理地理1与选必1的衔接逻辑
预设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进阶过程

Q21:哪些是您的课堂上(上课时)有开展的步骤:( )

注重新知识内容与地理1的衔接
针对性采用恰当的地理教学衔接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思路
帮助学生架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
评价学生自然知识体系建构效果

Q22:进行“地理1”与“选必1”教学衔接与进阶时存在什么障碍?( )

不知道哪些内容需要衔接
课时紧张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不知道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实现核心素养的进阶
难以把握学生在两模块学习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进阶水平和效果难以去评判
其他

Q23:学生从高一到高二的学习过程中,您认为学生(选考地理的学生)的综合思维进阶情况如何?( )

A. 处于水平一和水平二
B. 处于水平三
C. 能基本达到水平四
处于水平二到水平三的进阶过程中
E. 处于水平三向水平四的进阶过程中

Q24:“洋流”的相关知识内容在必修1和“选必1”都有涉及。您在实际的高一年级必修1教学中教授了以下哪些知识内容呢?

洋流的概念
洋流与海浪、潮汐的区别
洋流按性质分类
等高线图判断寒暖流的方法
洋流的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形成原因
分析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因素
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
讲解寒暖流在世界的具体分布
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全球洋流模式图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索马里洋流季节性变化现象
索马里洋流冬季为暖流、夏季为洋流的原因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非地带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形成的原因
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的原理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理
纽芬兰渔场的衰落
拓展其它渔场的形成原因及其条件(如:我国舟山渔场)
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水逆水的影响
洋流对航行的影响——寒流携带冰山的影响
洋流对航行的影响——产生海雾的原因及其影响
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洋流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Q25:“洋流”的相关知识内容在必修1和“选必1”都有涉及。您在实际的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1教学中又教授了以下哪些知识内容呢?

洋流的概念
洋流与海浪、潮汐的区别
洋流按性质分类
等高线图判断寒暖流的方法
洋流的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形成原因
分析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因素
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
讲解寒暖流在世界的具体分布
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全球洋流模式图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索马里洋流季节性变化现象
索马里洋流冬季为暖流、夏季为洋流的原因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非地带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形成的原因
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的原理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理
纽芬兰渔场的衰落
拓展其它渔场的形成原因及其条件(如:我国舟山渔场)
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水逆水的影响
洋流对航行的影响——寒流携带冰山的影响
洋流对航行的影响——产生海雾的原因及其影响
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洋流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Q26:“地理1”与“选必1”的综合思维水平培养目标不同,您是如何实现综合思维水平进阶的?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填空1
问卷网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情况调查问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1
频次
26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