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配位滴定知识

:一、单选题

Q1:1.[2] EDTA 酸效应曲线不能回答的问题是( )。

A.进行各金属离子滴定时的最低 pH
B.在一定 pH 范围内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哪些离子可能有干扰
C. 控制溶液的酸度,有可能在同一溶液中连续测定几种离子
D.准确测定各离子时溶液的最低酸度

:2.[3] EDTA 滴定金属离子 M,MY 的绝对稳定常数为 KMY,当金属离子 M 的浓度为 0.01mol/L时,下列lgαY

Q2:对应的 pH 是滴定金属离子 M 的最高允许酸度的是()。

A. lgαY(H)≥lgKMY-8
B. lgαY(H)=lgKMY-8
C. lgαY(H)≥lgKMY-6
D. lgαY(H)≤lgKMY-3

Q3:3.[3] 采用返滴定法测定 Al3+的含量时,欲在 pH=5.5 的条件下以某一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 EDTA,此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最好选用( )。

A.Ca2+
B.Pb2+
C.Fe3+
D.Mg2+

Q4:4.[3] 用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金属离子 M,若要求相对误差小于 0.1%,则要求( )。

A.cM·K'MY≥106
B.cM·K'MY≤106
C.K'MY≥106
D.K'MY·αY(H)≥106

Q5:5.[3] 直接配位滴定终点呈现的是( )的颜色。

A.金属-指示剂配合物
B.配位剂-指示剂混合物
C.游离金属指示剂
D.配位剂-金属配合物

Q6:6.[2] Al3+能封闭铬黑T指示剂,加入( )可解除。

A.三乙醇胺
B.KCN
C.NH4F
D.NH4SCN

Q7:7.[2] 若用 EDTA 测定 Zn2+时,Cr3+干扰,为消除影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控制酸度
B. 配位掩蔽
C.氧化还原掩蔽
D.沉淀掩蔽

Q8:8.[3] 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滴定剂的浓度
B.控制溶液温度
C.控制溶液的酸度
D.减小滴定剂的浓度

Q9:9.[2] 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 )。

A.EDTA 配位能力与酸度有关
B.金属指示剂有其使用的酸度范围
C.EDTA 与金属离子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 H+
D.K'MY 会随酸度改变而改变

Q10:10.[2] 将 0.5600g 含钙试样溶解成 250mL 试液,用 0.02000mol/L 的 EDTA 溶液滴定,消耗30.00mL,则试样中CaO 的含量为( ) 。 M(CaO)=56.08g/mol

A.3.00%
B.6.01%
C 12.02%
D.30.00%

Q11:11.[2] 配位滴定时,金属离子 M 和 N 的浓度相近,通过控制溶液酸度实现连续测定 M 和 N的条件是( )。

A.lgKNY-lgKMY≥2 和 lgcK'MY≥6 和 lgcK'NY≥6
B.lgKNY-lgKMY≥5 和 lgcK'MY≥3 和 lgcK'NY≥3
C.lgKMY-lgKNY≥5 和 lgcK'MY≥6 和 lgcK'NY≥6
D.lgKNY-lgKMY≥8 和 lgcK'MY≥4 和 lgcK'NY≥4

Q12:12.[2]滴定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一定要慢,摇动一定要特别充分,原因是( )。

A.指示剂易发生僵化现象
B.近终点时存在一滴定突跃
C.指示剂易发生封闭现象
D.近终点时溶液不易混匀

Q13:13.[2]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

A.lgcK'MY≤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
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Q14:14.[1]已知几种金属浓度相近,㏒ KNiY=19.20,㏒ KCeY=16.0 ㏒ KZnY=16.50 ㏒KCaY=10.69 ㏒KAlY=16.3,其中调节 PH 值就可不干扰Al3+测定的是( )。

A. Ni2+
B.Ce2+
C.Zn2+
D.Ca

Q15:15.[2]在 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PH 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 PM 突跃范围愈大。

Q16:16.[2]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可以通过下面哪种方法消除( )。

A.加入掩蔽剂
B.将溶液稀释
C.加入有机溶剂或加热
D.冷却

:17.[2]取水样 100 毫升,用 c=0.02000mol/L,标准溶液测定水的总硬度,用去 4.00 毫升, 计算水的总硬度是

Q17:( )。(用 CaCO3 mg/L 表示M(CaCO3)=100.09g/mol

A.20.02mg/L
B.40.04 mg/L
C.60.06 mg/L
D.80.07mg/L

Q18:18.[1]以配位滴定法测定铝。30.00mL0.01000mol/L 的 EDTA 溶液相当于 Al2O3(其摩尔质量为g/mol)多少毫克( )。

A.30.59
B.15.29
C.0.01529
D.10.20

Q19:19.[2]在 Fe3+、Al3+、Ca2+、Mg2+的混合液中,用 EDTA 法测定 Fe3+、Al3+的含量,消除Ca2+、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沉淀分离
B.控制酸度
C.配位掩蔽
D.离子交换

Q20:20.[3]准确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

A.lgcMK′MY≥8
B.lgcMKMY≥8
C.lgcMK′MY≥6
D.lgcMKMY≥6

Q21:21.[2]下列对氨羧配位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羧配位剂是一类有机通用型配位剂
B.氨羧配位剂是一类含有胺基和羧基的有机通用型配位剂
C.氨羧配位剂中只含有胺基和羧基,不含其它基团
D.最常用的氨羧配位剂是 EDTA

Q22:22.[1]在测定三价铁时,若控制 pH3 进行滴定,造成的测定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共存离子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B.被测离子水解,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C.酸度变化对配位剂的作用,引起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D.共存配位剂,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Q23:23.[1]在测定含氰根的锌溶液时,若加甲醛量不够造成的,以 EDTA 法测定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共存离子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B.被测离子水解,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C.酸度变化对配位剂的作用,引起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D.共存配位剂,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Q24:24.[2]在测定含镁的钙溶液时,若溶液 pH 值控制不当造成的,用 EDTA 法测定结果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共存离子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B.被测离子水解,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C.酸度变化对配位剂的作用,引起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D.共存配位剂,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Q25:25.[1]称取含磷样品 0.1000g,溶解后把磷沉淀为 MgNH4PO4,此沉淀过滤洗涤再溶解,最后用 0.01000mol/L 的 EDTA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20.00mL,样品中P2O5 的百分含量为( )。已知 M (MgNH4PO4)=137.32g/mol,M (P2O5)=141.95g/mol。

A.13.73%
B.14.20%
C.27.46%
D.28.39%

Q26:26.[3]在 pH=10 的氨性溶液中,用铬黑 T 作指示剂,用 0.020mol/L 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 Zn2+,终点时 p′Zn=6.52,则终点误差为( )。已知 lgKZnY=11.05。

A.-0.01%
B.-0.02%
C.0.01%
D.0.02%

Q27:27.[2]用 EDTA 法测定铜合金(Cu、Zn、Pb)中 Zn 和Pb 的含量时,一般将制成的铜合金试液先用( )在碱性条件下掩蔽去除 Cu2+、Zn2+后,用 EDTA 先滴定 Pb2+,然后在试液中加入甲醛,再用EDTA 滴定 Zn2+。

A.硫脲
B.三乙醇胺
C.Na2S
D.KCN

Q28:28.[2]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 法测定铝盐中的铝常采用返滴定方式,原因不是( )。

A.不易直接滴定到终点
B.Al3+易水解
C.Al3+对指示剂有封闭
D.配位稳定常数<108

Q29:29.[2]用 EDTA 测定 Ag+时,一般采用置换滴定方法,其主要原因是( )。

A.Ag+与EDTA 的配合物不稳定(lgKAgY=7.32)
B.Ag+与 EDTA 配合反应速度慢
C.改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敏锐性
D.Ag+易水解

Q30:30.[1]配位滴定中,在使用掩蔽剂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时,下列注意事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掩蔽剂不与待测离子配合,或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远小于待测离子与 EDTA 配合物的稳定性
B.干扰离子与掩蔽剂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与 EDTA 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C.在滴定待测离子所控制的酸度范围内应以离子形式存在,应具有较强的掩蔽能力
D.掩蔽剂与干扰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应是无色或浅色的,不影响终点的判断

Q31:31.[2]在直接配位滴定中,关于金属指示剂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In 与M 应具有明显不同的颜色
B.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与 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为 lgK ′MY-lgK ′MIn>2。
C.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
D.应避免产生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现象

:32.[2]在pH=5 时(lgαY=6.45)用 0.01mol/L 的 EDTA 滴定 0.01mol/L 的金属离子,若要求相对误差小于 0.1%,

Q32:则可以滴定的金属离子为( )。

A.Mg2+(lgKMgY=8.7)
B.Ca2+(lgKCaY=10.69)
C.Ba2+(lgKBaY=7.86)
D.Zn2+(lgKZnY=16.50)

Q33:33.[2]当 pH=10.0 时 EDTA 的酸效应系数是(Ka1=1.3×10-1、Ka2=2.5×10-2、Ka3=1.0×10-2、Ka4=2.2×10-3、Ka5=6.9×10-7、Ka6=5.5×10-11) ( )。

A.lgαY (H) = 0.45
B.lgαY (H) = 0.38
C.lgαY (H) = 0.26
D.lgαY (H) = 0.00

Q34:34.[3]测定 Ba2+时,加入过量EDTA 后,以 Mg2+标准溶液返滴定,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

A.二甲酚橙
B.铬黑 T
C.钙指示剂
D.酚酞

:35.[1]在 EDTA 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In)

Q35:的应用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滴定的 pH 值范围内,金属-指示剂的配合物的颜色与游离指示剂的颜色有明显差异.
B.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
C.MIn 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且 K ′MIn>K ′MY
D.应避免产生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现象

Q36:36.[2]下列拟定操作规程中不属于配位滴定方式选择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是( )。

A. 共存物在滴定过程中的干扰
B. 指示剂在选定条件下的作用
C.反应速度对滴定过程的影响
D. 酸度变化对滴定方式的影响

Q37:37.[2]在拟定配位滴定操作中,不属于指示剂选择应注意的问题是( )。

A.要从滴定程序上考虑,指示剂颜色变化的敏锐性
B.要从滴定程序上考虑,指示剂与被测离子的反应速度
C.要从反应环境上考虑,共存物对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干扰
D.要从观察者对某些颜色的敏感性考虑,确定指示剂的用量

:二、判断题

Q38:1.[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测定准确度越高。( )

正确
错误

Q39:2.[2]在配离子[Cu(NH3)4]2+解离平衡中,改变体系的酸度,不能使配离子平衡发生移动。( )

正确
错误

Q40:3.[3]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

正确
错误

Q41:4.[3]配位数最少等于中心离子的配位体的数目。( )

正确
错误

Q42:5.[3]Fe2+既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又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

正确
错误

Q43:6.[3]内轨配合物一定比外轨配合物稳定。( )

正确
错误

Q44:7.[2]若是两种金属离子与 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 lgKMY 值相差不大,也可以利用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达到分步滴定。( )

正确
错误

Q45:8.[3]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越大。( )

正确
错误

Q46:9.[1]在 EDTA 滴定过程中不断有H+释放出来,因此,在配位滴定中常须加入一定量的碱以控制溶液的酸度。( )

正确
错误

Q47:10.[2]钙指示剂配制成固体使用是因为其易发生封闭现象。( )

正确
错误

Q48:11.[2]金属指示剂的封闭是由于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过于稳定造成的。( )

正确
错误

Q49:12.[3]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滴定时终点没有出现。( )

正确
错误

Q50:13.[2]在同一溶液中如果有两种以上金属离子只有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方法才能进行配位滴定。( )

正确
错误

Q51:14.[2]配位滴定只能测定高价的金属离子,不能测定低价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

正确
错误

Q52:15.[2]当溶液中 Bi3+、Pb2+浓度均为 10-2mol/L 时,可以选择滴定Bi3+。(已知:lgKBiY=27.94, lgKPbY=18.04)( )

正确
错误

:16.[1]EDTA 酸效应系数 αY随溶液中 pH 值变化而变化;pH 值低,则 αY(H)值高,对配位滴定有利。

Q53:()

正确
错误

Q54:17.[2]配位滴定中 pH≥12 时可不考虑酸效应,此时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与绝对稳定常数相等。( )

正确
错误

Q55:18.[2]若被测金属离子与 EDTA 配位反应速度慢,则一般可采用置换滴定方式进行测定。( )

正确
错误

Q56:19.[2]配位滴定中,溶液的最佳酸度范围是由 EDTA 决定的。( )

正确
错误

Q57:20.[2]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易受溶液 pH 值的影响。( )

正确
错误

Q58:21.[1]在EDTA 配位滴定中,条件稳定常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因此,滴定时 pH 越大, 滴定突跃范围越小。( )

正确
错误

Q59:22.[2]能够根据 EDTA 的酸效应曲线来确定某一金属离子单独被滴定的最高 pH 值。( )

正确
错误

Q60:23.[2]EDTA 的酸效应系数 αH 与溶液的 pH 有关,pH 越大,则 αH 也越大。( )

正确
错误

Q61:24.[2]在只考虑酸效应的配位反应中,酸度越大形成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

正确
错误

:25.[1]金属指示剂 In,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 MIn,当[MIn]与[In]的比值为 2 时,对应的

Q62:PM 与金属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PMt 相等。( )

正确
错误

:26.[2]用 EDTA 进行配位滴定时,被滴定的金属离浓度增大,lgKMY 也增大,所以滴定突跃将变大。( )

Q63:

正确
错误

:27.[2]滴定 Ca2+、Mg2+总量时要控制 pH≈10,而滴定 Ca2+分量时要控制 pH 为 12~13。若 pH13

Q64:时测Ca2+则无法确定终点。( )

正确
错误

:28.[1]在pH=5 时(lgαY=6.45)用0.01mol/L 的EDTA 可准确滴定0.01mol/L 的Mg2+(lgKMgY=8.7),即滴定的相

Q65:对误差小于 0.1%。( )

正确
错误

Q66:29.[2]在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时,应注意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与 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为lg K MY- lg K MIn 2 ,避免产生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现象。( )

正确
错误

Q67:30.[2]在 Bi3+、Fe3+共存的溶液中,测定 Bi3+时,应加入三乙醇胺消除 Fe3+干扰。( )

正确
错误

:31.[1]用酸度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时,选择酸度的一般原则是:被测离子的最小允许 pH 值pH干扰离子的最小

Q68:允许 pH 值。( )

正确
错误

Q69:32.[2]配位滴定中,与EDTA 反应较慢或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的金属离子一般应采用返滴定法进行测定。()

正确
错误

Q70:33.[2]配位滴定法中,铅铋混合液中 Pb2+、Bi3+的含量可通过控制酸度进行连续滴定测定。( )

正确
错误

:34.[2]利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无机盐中的 SO42-时,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使生成BaSO4 沉淀, 剩余的 Ba2+用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则有 n(SO42-)=n(Ba2+)=n。( )

Q71:

正确
错误

Q72:35.[1]在 pH=13 时,分别用钙指示剂和铬黑 T 作指示剂,用 0.010mol/L 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钙离子时,则钙指示剂的终点误差较铬黑T 的终点误差小。( )

正确
错误

:三、多选题

Q73:1.[2]以 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

A.EDTA 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B.EDTA 配合物配位比简单,多数情况下都形成 1:1 配合物
C.EDTA 配合物难溶于水,使配位反应较迅速
D.EDTA 配合物稳定性高,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具有多个五元环结构的螯合物
E.不论溶液 pH 的大小,只形成 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Q74:2.[2]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特点( )。

A.经常出现逐级配位现象
B.形成配合物易溶于水
C.反应速度非常慢
D.形成配合物较稳定

Q75:3.[3]EDTA 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具有下面特点( )。

A.计量关系简单
B.配合物十分稳定
C.配合物水溶性极好
D.配合物都是红色

Q76:4.[2]对于酸效应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利用酸效应曲线可确定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低酸度
B.不可以判断混合物金属离子溶液能否连续滴定
C.可找出单独滴定某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高酸度
D.酸效应曲线代表溶液 pH 与溶液中的 MY 的绝对稳定常数(lgKMY)以及溶液中 EDTA 的酸效应系数的对数(lgα)之间的关系

Q77:5.[3]以 EDTA 标准溶液连续滴定铅铋时,两次终点的颜色变化不正确的是( )。

A.紫红→纯蓝
B.纯蓝→紫红
C.灰色→蓝绿
D.亮黄→紫红
E.紫红→亮黄

Q78:6.[3]EDTA 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

A.αY(H)―pH 曲线
B.pM―pH 曲线
C.lgαY(H)―pH 曲线
D.KMY―pH 曲线

Q79:7.[1]EDTA 滴定 Ca2+的突跃本应很大,但在实际滴定中却表现为很小,这可能是由于滴定时( )。

A.溶液的 pH 太高
B.被滴定物浓度太小
C.指示剂变色范围太宽
D.指示剂变色范围太宽反应产物的副反应严重

Q80:8.[2]目前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主要有( )。

A.铬黑T、二甲酚橙
B.PAN、酸性铬蓝 K
C.钙指示剂
D.甲基橙

Q81:9.[1]在 EDTA 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指示剂的应用条件是( )。

A.In 的稳定性适当地小于 MY 的稳定性
B. In 与 MIn 应有显著不同的颜色
C.In 与 MIn 应当都能溶于水
D.MIn 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且 K'MIn≥K'MY

Q82:10.[2]配位滴定法中消除干扰离子的方法有( )。

A.配位掩蔽法
B.沉淀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 化学分离

Q83:11.[2]已知几种金属浓度相近,lgKNiY=19.20,lgKCeY=16.0,lgKZnY=16.50,lgKCaY=10.69, lgKAlY=16.3,其中调节 pH 仍对Al3+测定有干扰的是( )。

A.i2+
B.Ce3+
C.Zn2+
D. Ca2+

Q84:12.[2]由于铬黑 T 不能指示 EDTA 滴定 Ba2+终点,在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时,常用( )测定钡含量。

A.沉淀掩蔽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Q85:13.[1]在 EDTA 配位滴定中,若只存在酸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金属离子越易水解,则准确滴定要求的最低酸度就越高
B.配合物稳定性越大,允许酸度越小
C.加入缓冲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反应在一稳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内
D.加入缓冲溶液可使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不随滴定的进行而明显变小

Q86:14.[2]EDTA 直接滴定法需符合( )。

A.cMK'MY≥106
B.cMK'MY≥cNK'NY
C.cMK'MY/cNK'NY≥105
D.要有某种指示剂可选用

Q87:15.[2]某 EDTA 滴定的 pM 突跃范围很大,这说明滴定时的( )。

A.M 的浓度很大
B.酸度很大
C.反应完成的程度很大
D.反应平衡常数很大

Q88:16.[2]下列( )能降低配合物 MY 的稳定性。

A.M 的水解效应
B.EDTA 的酸效应
C.M 的其他配位效应
D.pH 的缓冲效应

Q89:17.[2]水的总硬度测定中,不需用蒸馏水淋洗的容器是( )。

A.锥形瓶
B.滴定管
C.取水样的移液管
D.水样瓶
问卷网
第七章 配位滴定知识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103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