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办公室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提升测试题
为加强全体人员突发疾病、工伤事故的应急响应,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害及公司财产损失,特组织开展本次测试活动。
Q2:突发疾病是指突然发作的、可能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各种疾病,最常见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呼吸系统疾病。轻微表现有恶心、呕吐、 、抽搐等;严重表现有昏迷、休克、心跳停止、 等。
填空1
填空2
Q3:心跳/呼吸骤停现象判别方法,一是 ,拍打并呼唤病人,看病人有没有反应;二是 ,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判断是否有呼吸;三是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解开患者外衣,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持续5~10秒。
填空1
填空2
Q4:下列关于心跳/呼吸骤停简单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松开衣领及裤带。
B. 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C. 打开气道:使患者头仰起,并抬起其下颌,检查口腔有无分泌物、异物。
Q5:脑出血判别方法,一是患者突发肢体无力及麻木, 或失语,意识障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等症状;二是 、四肢瘫痪、眼球固定。
填空1
填空2
Q6:下列关于脑出血简单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立即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宜采用侧卧位,而且要保证患者的头部处于高位。
B. 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检查口腔内有无呕吐物或者其他异物。
C. 冰敷头部,促使脑血管的收缩,从而减少出血量,毛巾隔开冰袋防止冻伤皮肤。
Q7:脑梗判别方法,一是患者恶心想吐、 、无法感受肢体摆放的姿势、看不清东西;二是 ,不知道现在的时间和地点,分不清身边的人;三是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语言、逻辑不清。
填空1
填空2
Q8:下列关于脑梗简单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让病人保持仰卧状态,头肩部稍抬高,头部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义齿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B. 病人如果抽搐可用软纱布缠在两根竹筷子上,塞入上下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C. 解开病人的领口、衣扣、领带、裤带或内衣,如有义齿也应取出。
D. 避光将窗帘拉上,避免光强照射。
E. 正确搬运:二至三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使头部不要受到震动或扭曲,另外一人托住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如果还有一人要托起病人的腰部、腿部,三个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或担架上,切勿抱、拖、背、扛病人。
Q9:癫痫判别方法,患者肌肉失去控制、 或痉挛、两眼发直、昏厥。
填空1
Q10:下列关于癫痫简单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跌倒,应该让患者躺下放松,解开衣扣,松开腰带,用手绢或者纱布垫在牙齿之间,防止他牙关紧闭抽搐时,咬破舌头或者是闭塞呼吸道。如果有呕吐物要及时清理,防止堵塞呼吸道。
B. 让患者待在通风的地方,保持充足氧气或给他吸氧,不能强行撬开患者的嘴巴,也不能强行掐人中。
C. 患者抽搐时,不要强行按压,避免造成关节、韧带、骨骼损伤。
Q11:中暑判别方法,一是患者皮肤灼热、面色潮红、 、脉搏加快;二是肌肉痉挛、极度口渴、 、恶心呕吐。
填空1
填空2
Q12:下列关于中暑简单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
B. 少量、多次的补充含盐冷饮。
C. 除去衣物以增大散热面积,用冷水喷淋全身,加强通风。
D. 如有条件可把身体浸于凉水中,或用凉湿毛巾擦全身。
E. 如使用冷水袋或冰袋,最好放在颈部两侧,有利于降低脑组织的温度。
Q13:下列关于烫伤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烫伤后,应立刻将烫伤部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3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散去烫伤部位热量,减轻患者疼痛。
B. 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要在冷水中小心地去除衣物,必要时用剪刀剪开衣物,一定别硬脱,避免弄破水泡。
C. 当烫伤者疼痛明显时,可用干净的冷水继续浸泡烫伤部位,10-30分钟,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D. 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患处,保证烫伤部位清洁,减少外界污染刺激,以免感染。
E. 前面步骤处理完后,如是严重烫伤还必须及时送医。就医途中可以继续用冰袋冷敷。
Q14:下列关于骨折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血。
B. 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C. 固定:以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D. 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Q15:下列关于机械伤害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发生机械伤害后,在医护人员来到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B. 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地使伤员脱离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
C. 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
D. 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
E. 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以压迫止血,或者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
Q16:当发现人员突发疾病时,发现人员应立即拨打 并向 和突发疾病应急指挥部报告,不得迟报(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谎报、瞒报和漏报,并保持信息畅通。根据事件严重性可越级上报。如人员非公司员工,同时联系人员所属人力资源公司或外协单位。
填空1
填空2
Q17:员工一旦发现自己身体状态出现异常,应立即 ,告知周边人员,上报 ,并观察异常状态是否得到缓解,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填空1
填空2
Q18:工伤具有“三工”要素,即 、 、因为工作(或从事工作相关的事情)。
填空1
填空2
Q19:工伤事故所在部门要在 小时内向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 进行汇报。如果是因公外出的,要提供外出工作证明及相关材料。
填空1
填空2
Q20:工伤申报人员要在 日内将医疗诊断证明书、病例、住院记录、影像检查报告、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下班交通路线图、房产证或住宿证明等材料递交至 。
填空1
填空2
Q21:职工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 患职业病的。
E.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F.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G.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