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天天见系列之---Sc

:来自小刘老师的问候,请查收~

Q1:姓名

正确答案

Q2:班级

正确答案

Q3:学号

正确答案

Q4: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面包发霉
C.木柴燃烧
D.葡萄榨汁

Q5:2、下列物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碳黑
B.天燃气
C.胆矾
D.金钢石

Q6:3、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表示“4H”的图示是

A.[图片]
B.[图片]
C.[图片]
D.[图片]

Q7:4、化学上把H2O、CO2、NO2归为一类物质,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物质是

A.NH3
B.Na2CO3
C.CaO
D.Fe

Q8:5、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MnO2
B.O3
C.H2O2
D.KClO3

Q9:6、对有关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Q10:7、将铁路短轨连成长轨时,常用反应2Al + Fe2O3=Al2O3 + 2Fe 进行焊接,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Fe2O3
B.Al2O3
C.Al
D.Fe

Q11:8、物质的用途有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用于吸附色素
B.氧气有助燃性,可做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Q12:9、抗流感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正确说法是

A.莽草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
C.莽草酸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
D.莽草酸中碳含量最高

Q13:1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水的物质是

A.石墨
B.甲烷
C.氢气
D.一氧化碳

Q14:1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视角看,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是

A.CaCO3→Ca(OH)2→CaO→CaCO3
B.CaCO3→CaO→Ca(OH)2→CaCO3
C.CaCO3→Ca(OH)2→CaCl2→CaCO3
D.Ca(OH)2→CaCO3→CaO→CaCO3

Q15:12、以下是几个常见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 在试管中加热氯酸钾,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③ 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A.水倒流
B.温度过高
C.容器破裂
D.反应过慢

Q16:1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Q17:1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好采用的方法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点燃
C.通过灼热木炭粉
D.通过灼热氧化铜

Q18:15、“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8gN2含lmol氮
B.1molO2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lmolCO2含有3mol原子
D.H2O的摩尔质量是18

Q19:16、在隔绝空气情况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B.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C.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木炭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17、t2℃时,将100g甲的饱和溶液和100g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图片]

Q20: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Q21:1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时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Q22:19、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Q23:20、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片]
B.[图片]
C.[图片]
D.[图片]
问卷网
化学天天见系列之---Sc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25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