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1.下列哪项是不合格标本
A.标本袋上注明患者姓名、ID号、取材部位
B.标本袋中固定液充足,能完全覆盖组织
C.病理申请单清洁,未被污染性液体污染
D.标本袋上的信息与申请单相符
E不.需要核对申请单上末次月经日期、妊娠史、刮宫日期及月经史
Q3:2.标本入科后应
A.液基标本只需及时放进冰箱
B.胃镜室的标本和大标本混杂摆放
C.标本按照申请单的顺序依次摆放整齐
D.为了节省空间将TCT与HPV的标本放在一个盒子里
E.核对好标本后不需要写接收日期及接收人姓名
Q6:6. 关于固定组织容器的选择,下面正确的是
A .容器以能容下需要固定的组织即可
B .组织放人固定器后,固定期间不宜搅动
C .固定的容器不宜大,以免浪费固定液
D .固定的容器宜相对大些,防止组织与容器粘连产生固定不良
E .容器底部不能垫棉花等柔软物质
Q7:6.取材记录过程中错误的是
A.配合医生准确无误的记录标本描述内容
B.配合医生准确无误的记录标本取材部位
C.不需要配合医生记录标本取材部位及标本描述内容,可以随便写
D.不确定的内容需及时与医生沟通
E.注意正在进行的标本包埋盒序号是否正确
Q8:7. 对于固定液的穿透性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不大于2~3mm
B. 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在4~5mm之间
C. 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大于1.5cm
D. 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大于5mm
E. 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多孔疏松组织穿透厚度不大于1.Ocm
Q10:9.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取出后的标本应及时固定,如果当时没有合适的固定液,可以应用的保存标本的方法是
A.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4℃冰箱保存
B.标本浸泡在蒸馏水中,4℃冰箱保存
C.标本浸泡在10%葡萄糖水中,4℃冰箱保存
D.标本迅速放在一20℃冰箱保存
E.标本迅速放在液氮中保存
Q12:11.接收标本时申请单上需要核对的信息有(多选)
A.患者基本信息
B.送检部位及标本数量
C.输血前四项
D.离体时间及固定时间
E.不需要核对末次月经日期、妊娠史、刮宫日期及月经史
Q13:12.接收乙肝、丙肝感染性标本的处理流程有哪些(多选)
A.接收标本技术员接收到感染性标本后,需在病检申请单右下角空白处盖上“感染性标本”红章
B.登记人员在登记该感染性标本时,同时在备注栏注明乙肝或丙肝感染性标本字样
C.取材时,由取材记录技术员告知取材医生该标本情况,并将病检申请单进行拍照发微信及告知给负责科室感控的负责人
D.其余均安照其他常规非感染性标本流程正常进行,需要延时固定
E.其余均安照其他常规非感染性标本流程正常进行,无需延时固定
Q14:13.接收梅毒、HIV、结核感染性标本的处理流程有哪些(多选)
接收标本技术员将此类标本挑出,标本袋空白处贴标签纸,并将取材医生及接收时间信息写清楚后,将标本置于生物安全柜中指定位置
接收标本技术员将此类感染性标本的病检申请单挑出,在病检申请单上注明接收人、时间、及取材医生,右下角空白处盖上感染性标本红章后,将病检申请单置于烤箱70摄氏度1小时
烘烤后,接收标本技术员将病检申请单移交登记员进行登记
取材时,由取材记录技术员告知取材医生该标本情况,并将病检申请单进行拍照发微信及告知给负责科室感控的负责人,并与取材医生协调好预计的取材时间,需在病检申请单上注明,并将申请单置于指定位置
取材医生及记录员应相互提醒,共同关注标本后续情况,直至病检报告发出,确保不遗漏
Q19:18. 组织固定的目的(多选)
A.破坏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杀死外来细菌
C.尽可能保持细胞活体时的原状
D.在固定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各种物质的不溶性或不被丢失,不利于在染色后显示出来
E. 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Q20:19. 透明剂的选择和要求(多选)
A. 透明剂必须既能与脱水剂相混溶,又能与熔化的石蜡相混溶
B. 在脱水剂无水乙醇和熔化石蜡之间起到一种桥梁作用
C. 对组织的透明力强,作用快,肉眼上组织的透明度明显
D. 不易使组织收缩硬化和变脆,无毒或毒性低。
E. 价钱便宜、容易购买、操作方便
Q21:20. 本科室标本接收后放置位置正确的有(多选)
A.活检标本放于生物安全柜内
B.液基标本放于细胞学冰箱未做液基格内
C.HPV标本放于细胞学冰箱未做HPV格内
D.E6E7标本放于细胞学冰箱未做E6E7格内
E.胸腹水标本放于生物安全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