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八

:一、单选题

Q1:1. 研学课程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和管理的功能。

A. 鉴定
B. 判定
C. 评分
D. 定级

Q2:2. 研学课程评价指检查课程目标的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

A. 编订
B. 编订和实施
C. 实施
D. 决策

Q3:3. 是研学旅行活动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组织运行体系的核心。

A. 教师
B. 从业者
C. 学生
D. 家长

Q4:4. 关于研学课程评价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评价表可以是纸质版
B. 评价表可以制成电子问卷
C. 电子问卷的方式可以有网址链接和二维码
D. 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在线评价

Q5:5. 研学课程评价表一般采用的方式

A. 定量评价
B. 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C. 定性评价
D. 主观评价

Q6:6. 关于研学课程评价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定性的评价都是评价者的一些主观想法和个体需求,因此不应该重点关注
B. 研学课程评价表一班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C. 定量评价分为五个等级
D. 在每张评价表都要留下相对充足区域以供评价者定性评价的使用

Q7:7. 研学课程评价结果是后期总结交流的,成果的总结交流会是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A. 重要依据
B. 重要形式
C. 一般内容
D. 一种形式

Q8:8. 根据《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规定,下列不属于初级职责的工作领域

A. 课程设计
B. 课程实施
C. 服务保障
D. 安全防控

Q9:9.根据《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规定,下列内容不符合初级要求的是

A. 能根据研学课程手册,组织学生对研学过程及效果进行自评、互评、组评
B. 能根据研学课程方案,组织实施及服务保障等内容,设计《研学课程实施评价表(学生、教师)》
C. 能组织学生及教师对研学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服务保障、安全管理等环节进行评价
D. 能对课程组织实施、服务保障及相关合同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Q10:10.根据《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规定,下列内容不符合初级要求的是

A. 能根据研学课程方案,组织实施及服务保障等内容,设计《研学课程实施评价表(从业人员)》
B. 能根据研学课程学生手册,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C. 能组织学生及教师对研学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服务保障、安全管理等环节进行评价
D. 能汇总教师与学生对研学课程组织实施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Q11:11.根据《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规定,下列内容不属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的是

A. 初级
B. 中级
C. 高级
D. 特级

:二、多选题

Q12:12. 研学课程评价要坚持突出评价的功能,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A. 决定性
B. 指导性
C. 发展性
D. 激励性

Q13:13. 研学课程评价体系包括:

A. 评价主体
B. 评价内容
C. 评价方式
D. 评价标准
E. 评价内容

Q14:14. 研学课程评价要坚持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

A.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B. 突出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C. 提高考试成绩
D. 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E. 让家长满意

Q15:15. 研学课程评价步骤包括

A. 明确研学课程评价主体
B. 明确研学课程评价内容
C. 选择研学课程评价方式
D. 统一研学课程评价标准
E. 组织实施研学课程评价

Q16:16. 随行教师在研学旅行中的角色是

A. 课程设计者
B. 学生学习动力激发者
C. 课程实施促进者
D. 学生课程学习指导者
E. 课程参与者

Q17:17.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发挥其和管理的功能

A. 鉴定
B. 导向
C. 激励
D. 诊断
E. 监督

Q18:18. 研学课程评价内容重点涉及和课程效果。

A. 课程方案
B. 课程内容
C. 课程实施
D. 服务保障
E. 安全管理

Q19:19. 组织学生、教师、从业者对研学课程的评价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评价数据进行( )

A. 汇总
B. 分析
C. 说明
D. 沟通

Q20:20. 研学课程评价分析与总结步骤是

A. 对单项数据进行分析
B. 对同一指标进行横向分析
C. 对二级指标进行纵向分析
D. 对定性评价关注
E. 召开总结交流会

Q21:21. 根据《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规定,下列符合初级要求的是

A. 能根据研学课程手册,组织学生对研学过程及效果进行自评、互评、组评
B. 能根据研学课程学生手册,对学生效果进行评价
C. 能组织学生及教师对研学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服务保障、安全管理等环节进行评价
D. 能对课程组织实施、服务保障及相关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E. 能汇总教师与学生对研学课程组织实施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三、判断题

Q22:22. 课程评价指检查课程目标的编订和实施是否体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断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定。

Q23:23. 研学课程评价的主体是直接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校、教师、学生、从业者以及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员。

Q24:24. 社会人员对课程的评价是最真实、最前沿的,也是推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关键因素。

Q25:25. 教师是相对专业的“教育行家”,因此,他的评价往往更具有教育属性。

Q26:26. 课程评价采取匿名的形式会获得更真实的数据。

Q27:27.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的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Q28:28. 组织学生和随行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的时间一定要选择在研学旅行课程结束的第二天。

Q29:29. 研学课程从业者的评价一般选择在研学旅行课程结束之后进行。

Q30:30. 研学课程评价数据分析表格中,不能清晰反映研学旅行课程各个方面的满意度。

Q31:31. 对研学课程评价分析总结的单项数据分析之后,很容易看出其他更多指标中哪些指标偏低。

Q32:32. 研学旅行课程平价中的定量评价最大的不足是不能够以数据的方式显现出指标情况。

问卷网
模块八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35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