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许可监护人培训考核试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2
频次
57
题目数
分享
Q1:姓名
Q2:身份证号
Q3:岗位
Q4:单位(XXXXX队)
:一、判断题(每题2分)
Q5:1、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的动土作业,如人工开挖井架绷绳坑、排水沟等,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但应开展 JSA 分析,告知作业人员相关风险及落实防控措施。( )
Q6:2、使用机械挖掘时,人员不应进入机械旋转半径内;深度大于 2 米时,应设置人员上下的梯子等。( )
Q7:3、同一作业内容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业时,应同时执行相应的作业许可要求,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
Q8:4、开票人应经作业许可管理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 )
Q9:5、监护人应由具有相关生产、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经过作业许可管理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在现场佩戴明显标识。( )
Q10:6、作业许可证正本由施工单位留存,一般保存两年。( )
Q11:7、作业完毕后,开票人和审批人应组织现场检查,确认无遗留安全隐患,清除所贴挂标识,进行完工验收,方可办理作业许可证关闭手续。( )
Q12:8、业主单位安全督查大队必须按计划做实作业现场巡检和违章查处,并赋予其现场处罚权和停工权。( )
Q13:9、检维修作业业主方负责人未明确、施工方案未审批、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未开展的,可以施工。( )
Q14:10、承包商管理人员不在现场带班、现场未成立作业班组(岗组)的,不得施工。( )
Q15:11、作业内容、作业条件、作业环境等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Q16:12、所有作业(含企业员工自行开展的作业)未经许可,严禁作业。()
Q17:13、特殊作业可以实行巡查监护。()
Q18:14、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外可划出固定动火区。()
Q19:15、动火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的作业资格证书。()
Q20:16、进入受限空间不必办理作业许可证。()
Q21:1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以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
Q22:18、专门或经常从事高处作业人员不需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Q23:19、高处作业完工后,基层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应在许可证完工验收栏签字。()
Q24:20、持有高处作业许可证,就可进行高处作业。()
:二、单选题(每题2分)
Q25:1、二级吊装作业重量( )吨。
Q26:2、二级吊装作业重量( )吨。
Q27:3、特殊时期的特级动火、一级吊装、Ⅳ级高处、情况复杂的受限空间等作业,( )应在现场带班。
Q28:4、作业前,( )应在确认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后,在作业现场向监护人、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安全交底,将 JSA 分析的风险及防控措施进行详细说明,现场贴挂标识,明确作业部位,并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Q29:5、在开票人、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监护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对现场作业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逐条确认后签字,作业许可证由( )于作业前在现场签字生效。
Q30:6、需制定施工方案的“双边”作业,方案中的( )必须由业主和承包商共同制定。
Q31:7、特殊作业、非常规作业必须( )(固定式或移动式)。
Q32:8、一级及以上动火、二级及以上吊装、Ⅳ级高处、情况复杂的受限空间、钻机拆搬安、井架起放、拖航移位等,应至少在作业前( )向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预约或备案。
Q33:9、需要预约的作业,须有( )的人员参与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Q34:10、无业主人员带领,承包商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厂区;()不在现场,不得施工。
Q35:11、JSA小组组长应由()担任,小组成员由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组成。若作业情况复杂时,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应参加。
Q36:12、中国石化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保存期为()。
Q37:13、作业许可的监管责任主体是()。
Q38:14、企业应对许可证实施统一存档管理,至少保存()。
Q39:15、动火作业是指在具有()危险场所内进行的涉火施工作业。
Q40:16、二级动火由()审批签发。
Q41:17、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原则。
Q42:18、动火完工验收后,许可证应统一保存,按时归档,保存期限至少()。
Q43:19、受限空间作业执行()原则。
Q44:20、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所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得大于()。
:三、多选题(每题2分)
Q45:1、作业许可证办理人员:是指( )等所有需要在许可证上签字的人员。
Q46:2、开票人的职责( )。
Q47:3、监护人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作业现场且( )。
Q48:4、作业中断需恢复时,( )应对前期 JSA 分析结果进行复核,确认无变化后方可恢复作业。
Q49:5、 在( )对现场作业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逐条确认后签字,作业许可证由审批人于作业前在现场签字生效。
Q50:6、特殊作业和非常规作业期间应设监护人,并实行分类管理,分为( )两种监护形式。
Q51:7、( ),情况复杂的进入( )等高风险作业,业主方必须明确管理人员带班,并由专业人员实施现场监护。
Q52:8、作业人的职责( )。
Q53:9、监护人的职责( )。
Q54:10、审批人职责( )。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