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含解释)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28
题目数
分享
坚持就是胜利!
Q1:1、(2015 年 4 月全国)儿童厌食的原因往往不是由于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的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这表明( )
:解析: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心理发展对儿童身体的发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儿童发展是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断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从而达到某种状态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
Q2:2、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 )
:解析:心理发展是指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Q3:3、(2009 年 4 月全国)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这表明( )
:解析:我们认为首先是遗传素质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儿童发展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为其基本前提,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
Q4:4、我国最早提出应回答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的是( )
:解析:在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的是孔子,他强调了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Q5:5、(2013 年 7 月全国)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解析:发展具有阶段性表现之一,儿童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从出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婴儿期(三岁前);幼儿期(三岁至六七岁前);学龄期(六七岁至十六七岁)。
Q6:6、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解析:个体发展是有规律的进行的: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Q7:7、(2012 年 4 月全国)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的年龄阶段是( )
:解析:3 岁左右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不能正确命名,4 岁后能做到这一点。
Q8:8、一般学者认为,儿童早期最发达的感觉是( )
:解析:一般学者认为,味觉是儿童早期最发达的感觉,因为它具有保护生命的价值。
Q9:9、(2009 年 7 月全国)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是( )
:解析:儿童掌握词汇种类的先后顺序为:先是名词、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后掌握虚词中的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而实词中的副词、代词、数词掌握却比较晚。
Q10:10、总的来说,幼儿期的句子基本上是以( )为主。
:解析:总的来说,幼儿期的句子以单句为主,复合句处于初步萌芽的阶段。
Q11:11、(2003 年 4 月全国)成人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体现了( )
:解析:成人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学习也变成了苦役,体现了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Q12:12、“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 )
:解析:社会本位的儿童观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祖先在文明初创之时就认识到了儿童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当时的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但必须指出的是,古人之所以重视儿童,是因为儿童是氏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Q13:13、(2016 年 4 月全国)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是( )
:解析:我国的现代教育观: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家园配合,协同发展。
Q14:14、我国现代教育观中认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 )
:解析: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