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第十四章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1、不属于液固色谱法的是

A.吸附色谱
B.分配色谱
C.离子交换色谱
D.分子排阻色谱

Q2:2、色谱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配系数K越大,组分在柱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B.分离极性大的物质应选活性大的吸附剂
C.混合试样中各组分的K值都很小,则分离容易
D.吸附剂的含水量越高则活性越高

Q3:3、色谱峰高(或面积)可用于

A.定性分析
B.判定被分离物的分子量
C.定量分析
D.判定被分离物的组成

Q4:4、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 热导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以上3种都是

Q5:5、不同组分进行色谱分离的条件是

A.硅胶作固定相
B.极性溶剂作流动相
C.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D.具有不同的容量因子

Q6:6、下列可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色谱峰高或峰面积
B. 色谱峰宽
C.色谱峰保留时间
D.死体积

Q7:7、从野鸡肉的萃取液中分析痕量的含氯农药,,宜选用何种检测器

A. TCD
B. FID
C. ECD
D. FPD

Q8:8.、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的水,宜选用何种检测器

A. TCD
B. FID
C. ECD
D. FPD

Q9:9、中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除另有规定外,色谱系统性试验中分离度R应大于()

A.1.0
B.1.5
C.2.0
D.2.5

Q10:10、利用某色谱柱,测得某组分的1n=1.50分钟、W1n =0. lcm,则该色谱柱的塔板理论数是()

A.1.2x10³
B. 1.0x10³
C.1. 2x10⁴
D.1. 0x10⁴

Q11:11、气相色谱分析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

A.进样量
B.柱温
C.载体粒度
D.汽化室温度

Q12:12、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A.进样系统
B.分离柱
C.热导油
D.检测系统

Q13:13、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中,正确的是

A.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
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在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C.实际选择载气流速时,-般低于最佳流速
D.检测室温度应低于柱温,而汽化温度愈高愈好

Q14:14、氢火焰检测器的检测依据是

A.不同溶液的折射率不同
B.被测组分对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
C.有机分子在氢火焰中发生电离
D.不同气体的热导系数不同

Q15:15、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当试样中的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多种组分中只需定量其中的某几个组分时,可选用

A.归一化法
B.标准曲线法
C. 比较法
D.内标法

Q16:1、组成气相色谱仪器的六大系统中,关键部件是

A.载气系统
B.检测系统
C.柱分离系统
D.数据处理系统
E.温控系统

Q17:2、色谱分析中使用归一化法定量的前提是

A.所有组分都要被分离开
B.所有组分都要能流出色谱柱
C.组分必须是有机物
D.检测器必须对所有组分产生响应
E.进样量>μl

Q18:3、色谱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柱效下降(分离能力降低色谱峰扩张变形),可能的原因是

A.色谱柱进样端固定液流失
B.色谱柱内的固定液分布不均匀
C.色谱柱内的固定液性能改变
D.流失的固定液污染了检测器
E.色谱柱固定液凝结变形

Q19:4、色谱柱加长,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分析速度慢
B.谱峰分离加大
C.峰宽变小
D.使用氢气作载气有利
E.保留时间延长

Q20:5、在实际操作时,气相色谱仪的柱室需加热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如此操作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A.防止固定液流失
B.使试样中的各组分保持气态
C.降低色谱柱前压力
D.使固定液呈液态
E.缩短出峰时间
问卷网
分析第十四章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20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