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题

欢迎参加本次考试,祝你考得好成绩

Q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古典医籍是

《黄帝内经》
《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备急千金要方》

Q2: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脉经》
《神农本草经》

Q3:我国第一部药典是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经集注》
《本草纲目拾遗》

Q4:阴阳是指

空间的上下
温度的寒热
亮度的明暗
事物的动静
相关联对立的事物或现象

Q5:“寒极生热”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相互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相互为用

Q6:整体观念是指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人在生理功能上的整体性
人自身及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

Q7:五行相生中“火”生的是

Q8:五行中水的特性是

生发、柔和
阳热、上炎
长养、化育
清静、收杀
润下、寒凉

Q9:心对血液的作用是

贮藏
推动
统摄
转载
生化

Q10: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津液
血液
精液
阴液
营气

Q11:心开窍于

Q12:咳嗽、气喘多是因为

肺主气失常
肺宣发肃降失常
肺朝百脉失常
肺通调水道失常
肺主卫气失常

Q13:脾的生理功能中,最基本的是

主运化
主生气
主生清
主统血
主生血

Q14:“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

Q15:肌肉四肢壮实与否主要取决于

心主血脉
肺主运化
肝藏血
肺主气
肾藏精

Q16:具有“升清”功能的是

Q17: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是

调畅气机
调节情志
促进消化
调节月经
排泄胆汁

Q18:肝开窍于

Q19:肾气不固,其小便多为

小便短赤
小便频数而清
小便浑浊
小便涩痛
以上都不是

Q20:小儿发育迟缓,成人过早衰老,多属于

心血不足
肺阴不足
脾气不足
肝血不足
肾精不足

Q21:对水液代谢起主要作用的

三焦

Q22:“血之余”是指

Q23: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

以五脏为中心
以六俯为中心
以经络为中心
以五官为中心
以阴阳为中心

Q24:心主

宣发、肃降
一身之气
血脉、神志
运化
疏泄

Q25:血液正常循环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依赖于

肝藏血
心主血
脾统血
肝主气
肾藏精

Q26:具有防御、抗邪、康复作用的气是

营气
宗气
元气
卫气
中气

Q27:病人表现恶寒发热,舌苔淡白,脉浮。辨证为

气虚证
血虚证
里证
表证
阴虚证

Q28:病人情志抑郁,闷闷不乐,威胁、脘腹胀满,月经不调。应考虑哪方面的功能异常

心主神志
肺主气
肝主疏泄
脾主统血
肾主水

Q29:六淫的概念是

六气太过或不及的总称
六种毒气的总称
六气的总称
六种致病因素的总称
六种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Q30: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是

风邪
寒邪
暑邪
湿邪
火邪

Q31:六福中有“百病之长,六淫之首”之称的是

风邪
寒邪
燥邪
火邪
暑邪

Q32:病人表现口舌生疮糜烂,牙龈咽喉肿痛,目测肿痛,多是

风性轻扬开泄
寒性凝代
湿性重浊
暑性升散
火性炎上

Q33:使人出现各种出血证的是

风邪
暑邪
火邪
寒邪
燥邪

Q34:治疗寒症用温热药物,治疗热症用寒冷药物,符合中药性能的哪一项理论

四气
五味
升降沉浮
归经
毒性

Q35:除什么之外,均属因人制宜

因性格不同而用药
因年龄不同而用药
因性别不同而用药
因体质不同而用药
因胖瘦不同而用药

Q36: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依据是: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治病求本
祛除邪气

Q37:舌苔黄,最常见于哪种病证

热证
寒证
伤阴
气虚
血虚

Q38:中药药性的四气指

温热寒凉
春夏秋冬
东南西北
酸甜苦辣
喜怒哀乐

Q39:五味中具有补益、和中、缓急、调和药性作用的是

Q40:下列不属于中药性能范畴的是

四气五味
升降沉浮
归经
配伍禁忌
毒性

Q41:正常舌象是

淡白舌,厚白苔
淡红舌,薄白苔
红降,深黄苔
青紫舌,灰黑苔
鲜红舌,厚腻苔

Q42: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

冷肝质稀
肢厥肢冷
呼吸气微
面赤如妆
脉微欲绝

Q43:八纲辩证是

各种辩证的综合
各种辩证的总纲
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
外感热病的辩证方法
病因辩证

Q44:不属于八钢辩证的是

表里辩证
虚实辩证
脏腑辩证
寒热辩证
阴阳辩证

Q45:表证的特点是

午后燥热
但寒不热
恶寒发热
但热不寒
寒热交替

Q46:鉴别表表证和里证的要点,下列哪项最主要

有无头身疼痛
有无咳嗽咯痰
脉浮或不浮
舌苔白或黄
有无恶寒或发热

Q47: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便溏臭秽
口干口苦
舌苔黄腻
脉细而数
面白尿清

Q48:“虚证”最确切的含义是

精髓失充
邪气不盛
正气亏虚
阳气不足
阴血亏损

Q49:寒热在八钢中用以辨别

病变的性质
病变部位
邪正盛衰
病变趋势
发病原因

Q50:虚实在八钢中用以辨别

发病原因
病变趋势
邪正盛衰
病变部位
病变性质

Q51:姓名

no_show

Q52:宜在睡前服用的药物是

驱虫药和泻下药
其他药物
其他药
健胃药
补益药

Q53:宜饭前服用的药物是

矿物类药物
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用于驱虫的药物
用于安神的药物
以上均不是

Q54:有“水谷之海”之称的是

Q55:用来煎煮中药的最佳器皿是

铁器
铝器
不锈钢锅
砂锅
铜器

Q56:需要包煎的药物是

胶质类
贵重类
花粉类
贝壳类
根和根茎类

Q57:入煎剂时,宜包煎的药物是

黄芩
大黄
知母
牡蛎
车前子

Q58:需要烊化的药物

胶质类
花粉类
贝壳类
贵重类
根和根茎类

Q59:需要先煎的药物是

根和根茎类
花粉类
胶质类
贝壳类
贵重类

Q60:中药汤剂一般需要煎煮几次为宜

1次
3次
5次
2次
4次

Q61:煎煮中药第一次的加水量是

没过药材表面3_5厘米
一碗
随便加
两碗
没过药材表面的10厘米
问卷网
中医基础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6
频次
61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