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安全培训试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7
频次
44
题目数
分享
Q1:姓名
Q2:部门
Q3:职位
Q4:1、工厂应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普及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每年应对受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含外来劳务人员、外包单位作业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
Q5:2、空间内存在燃爆理化性质的气体时,应穿着( ),配备防爆工具方可允许进入,作业时注意防范静电产生,并严禁产生任何火花。
Q6:3.受限空间内的氧浓度应保持在为( )。
Q7:4.受限空间安全作业严格遵守( )的原则。
Q8:5.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 )。
Q9:6.检测时应充分考虑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的比重,比重大时应着重检测受限空间( )
Q10:7.检测人员由( )担任,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在作业票上,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负责。
Q11:8.作业过程中,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气体监测应采用( )(同等精度的)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
Q12:9.作业中气体检测间隔不应超过(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Q13:10.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应减少作业频次,缩减单次作业时间或( )。
Q14:11.酸碱等腐蚀性环境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入前应当对其进行( ),作业人员穿着耐腐蚀防护服、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
Q15:12.在潮湿环境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 )。
Q16:1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 )保护装置。
Q17:14.安全帽的帽壳与帽衬之间有( )的间隙。
Q18:15.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应使用( )。
Q19:16.下列不属于单纯性窒息气体的是( )。
Q20:17.、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描述错误的是( )。
Q21:18.对于硫化氢中毒的病人,错误的救护方法是( )。
Q22:19.有关骨折急救处理,( )项是错误的。
Q23:20.据统计,60%以上因进行有限空间作业而致死的人员发生在救援人员身上。救援人员发生致命意外的原因主要有( )。
Q24:21.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 )。
Q25:22.关于应急救援原则,( )项是错误的。
Q26:23.( )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作业人员防护到位后,授权批准作业。
Q27:24.以下对防毒面具内部装填的活性炭的滤毒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
Q28:25.有限空间作业的许多危害具有( )并难以探测。
Q29:26、为防止受限空间含有易燃气体或蒸发液在开启时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可用惰性气体()清洗。
Q30:27.发生下列哪些事项时作业者应及时向监护者报警或撤离受限空( )
Q31:28.监护者(当作业者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在受限空间外负责安全监护的人员的职责是( )
Q32:29.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Q33:30.进入受限空间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Q34:31.受限空间作业进入()人及以上的,必须制定应急救援措施。
Q35:受限空间作业管理由总经理负责总体协调。
Q36:受限空间的有害环境中空气的氧含量可以低于19%或超过23%。
Q37:作业前,必须将作业的受限空间与其他空间、管道等进行可靠隔离。并视空间情况进行清理、清洗、置换、通风等,可能存在有机物的受限空间,必须检测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浓度。
Q38:受限空间作业时可根据受限空间作业情况,安排作业人员定时轮换,无需在受限空间外部设监护人。
Q3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Q40:施救人员必须熟知救援环境、救援技能和方法。不具备救援条件,或不能保证施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盲目施救。
Q41:进入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220V,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Q42:作业环境存在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12V的防爆安全行灯,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Q43: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使用管理规定》。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必须进行危害识别,根据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在开工前对全部工作人员交底,检查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后,方可开工。
Q44:受限空间的作业一旦完成,所有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或者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了许可所不容许的情况,要终止进入并注销许可。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