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年度护生出科考试(一)
请注重日常理论与实践的积累,预祝取得好成绩!
Q3:床头交接班顺序正确的是
按照头部、颈部、胸部、腹部、会阴部、下肢、骶尾部
按照头部、胸部、颈部、腹部、会阴部、下肢、骶尾部
按照头部、颈部、腹部、胸部、会阴部、下肢、骶尾部
按照头部、颈部、胸部、腹部、会阴部、骶尾部、下肢
Q4:医师开出医嘱后以下正确的是
护士应及时执行,原则是先临时后长期,先急后缓
长期医嘱接收时间不超过 40 分钟
临时“st”医嘱执行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
临时“ONCE”医嘱执行时间不超过30 分钟
Q5:哪些情况下可以执行口头医嘱
发生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
病情变化需要处理而医生在手术台上
病情变化需要处理而医生在进行无菌操作无法开写医嘱
以上都是
Q6:护士会采用Barthel Index(巴氏量表)来评估与下列哪个有关的功能
日常活动
营养
药物
活动
Q7:脑卒中患肢的典型痉挛模式是指
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上肢伸直,下肢伸直
上肢伸直,下肢屈曲
Q8:脑卒中早期患侧卧位的不正确姿势是
前臂旋前
肘伸直
膝下垫软枕
掌心向上
Q9:吞咽障碍最常见和最大的威胁是
营养不良
感染
误吸
低蛋白血症
Q10: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应避免
关节被动运动
气压泵治疗
下肢静脉穿刺
每天观察双下肢,比较测量双侧的周径
Q11:增强心血管健康的运动是
有氧运动
协调运动
灵活性运动
力量型练习
Q12:康复医疗应是
临床医疗的后遗症处理
临床医疗的重复
与临床医疗并进、早期介入
药物治疗为主
Q13:护士正在帮助一个有独立状态改变的患者从轮椅转移到床上,她要怎样合理使用人体力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保持膝盖直立,使用强壮的后背肌肉来进行提拉患者
保持膝盖弯曲,尽量使用腿部的肌肉进行提拉患者
使用可滑行的移动板
使用升降机器
Q14:伤口有一股臭味,见黄色渗液,且愈合缓慢,可能是
第II阶段的伤口
受感染的伤口
表浅伤口
能自我愈合的伤口
Q15: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方法错误的是
早期进行摄食训练,卧床期间即可水平位侧卧下进食
可让患者做吞咽空气的动作
用棉签蘸不同味道液体刺激舌头味觉
屏气-发声运动训练
Q16:下列关于运动想象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想象疗法是指为了提高运动功能而进行的反复运动想象,没有任何运动输出,根据运动记忆在大脑中激活某一活动的特定区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
对于幻肢痛患者,脑皮质在不断的重组,而解决方案就在于顺从这种重组
在损伤早期,我们想要尽量多的改变,使功能丧失降到最低
在康复进展中期,我们希望最大的可塑性,使尽可能地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
Q17:快速升糖的15克含糖食物有哪个除外?
6片葡萄糖片
半杯橘子汁
250ml脱脂牛奶
150毫升可乐
Q18:患者,女,61岁,脑出血恢复期,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左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站立位能伸手够物并保持平衡,但是在外力推动下不能站稳。该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步态是
划圈步态
剪刀步态
慌张步态
蹒跚步态
Q19:下面对各步态描述正确的有
蹒跚步态:行走时左右摇摆,常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划圈步态:足下垂时为了避免足部拖地,摆动时患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向前摆动腿
慌张步态:步态短而快,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即停或转向,手臂摆动缩小或停止,步行开始时第一步踏出困难,见于帕金森病
小脑型共济失调步态:当沿直线行走时向病变侧偏斜,闭目时明显,闭目踏步方向偏斜
Q20:脊髓损伤后的膀胱护理有
病人如果不能自行排尿,长期留置导尿是最佳的选择
损伤后1-2周内多采用留置导尿的方法
留置导尿期间指导并教会病人、家属定期开放尿管,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
保证每日摄水量在2500-3000ml
待病情稳定后尽早停止留置导尿,施行间歇导尿方法
Q21:某男性患者,因脑梗死分别于神经内科、康复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带药中有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此应对病人做如下哪些宣教?
需空腹服用,如能耐受,应坚持长期服用
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等,如出现上腹不适、血便、黑便或身体其它部位出血,请及时就诊
乙醇可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有支气管哮喘、花粉热、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需引起注意
服药期间如遇外科手术,需告知医生,征求医生意见,不可擅自停药
Q22: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选择,应遵循
以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较软的食物为宜
首选糊状食物
可通过增稠剂来改变食物性状,减少误吸风险
训练过程中,食物选择宜由稠到稀
Q2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喂食时体位的描述注意事项有
能坐起来的患者,尽量在坐位下进食
不能坐起来的患者,一般至少采用30°半坐卧位,头部稍前屈,以健侧吞咽
禁忌平躺位进食
吞咽时避免仰头
必要时指导患者稍使用低头姿势吞咽
Q24:对脑卒中后药物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已发生过中风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药物预防措施避免复发
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是脑梗死防治的三大基石
其它基础病和合并症的长期药物治疗
不可擅自停药、随意漏服药
Q25: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诊断标准:≤( )mmol/L。
no_show
Q26:使用气垫床病人,床面距扶栏顶部需至少保持( )cm以上,必要时取掉床基。加护床栏,下列病人需常规使用床栏,以防坠床。
no_show
Q27:高压氧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是
氧中毒
气压伤
减压病
疼痛
Q28:给患者鼻饲时,胃内残余液大于( )ml,需暂停灌注,汇报医生,查明原因。
no_show
Q29:胰岛素已开封的放室温下(10-30℃)可保存28天,防止震荡;未开封的放冰箱冷藏保存(2-8℃)。
对
错
Q30:影响血糖监测准确性的因素有
试纸有效期及条形码等机器原因;
环境温度、湿度等;
血标本原因:红细胞压积等;
操作者原因,如未待干、血量不足、用力反复挤压等
Q31:低血糖的处理正确的有:
两个15,清醒的口服15g葡萄糖,过15分钟再测血糖至血糖>3.9mmol/L;
如血糖未恢复,可以继续两个15;
对出现意识障碍者可以给予50%GS静推
不用任何处理
Q32:HbAlC反映的是既往2-3月平均血糖的指标,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这种说法是
正确的
错误的
Q33: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宜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餐后0.5-1小时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3-5天,累计时间达到150分钟
运动时有点用力,微微出汗,心跳和呼吸加快,能交流但不能唱歌
Q34:VTE高风险三大因素
静脉内膜损伤
血流滞缓
血液高凝
下肢穿刺
Q35:VTE基本预防措施有:
早期活动(床上踝泵运动、下床活动等)
避免脱水(疾病本身有限制除外)
有效咳嗽与深呼吸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等
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Q36:属于抗凝药物的有
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达肝素钠注射液)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Q37:使用抗凝药物副作用观察的内容有:
皮肤瘀点瘀斑、皮下血肿
牙龈出血
大小便出血
伤口渗血
严重者颅内出血
Q38:VTE物理预防的禁忌症有哪些?
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
下肢严重水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
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局部情况异常(如压力性损伤、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
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
下肢严重畸形
Q39:VTE防治措施有
早期活动(床上踝泵运动、下床活动等)
饮水大于1500毫升/天
有效咳嗽与深呼吸
戒烟
抗凝药物治疗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Q40: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正确
错误
Q41: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正确
错误
Q42:有关输液工具敷料更换的说法正确的有
无菌透明敷料至少每5-7天更换一次
无菌纱布敷料(穿刺点处有纱布覆盖)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
如有敷料卷边、松脱、潮湿、污染,应及时更换
最好每天更换
Q43:有关留置针的固定说法正确的有:
导管采用高举平台固定
延长管“U型”摆放,肝素帽高于导管尖端
记录标签纸封闭针座处
Y接口朝外,避免压迫穿刺静脉,不得覆盖穿刺点
输液夹靠近针座(约1/3处)
为了固定更牢固,胶布宜多缠绕几圈
Q44:下列输液工具的选择原则正确的有
2-4小时单剂量给药:钢针
<7天的非腐蚀性、刺激性药物:浅静脉留置针
1-4周:中等长度导管/PICC/CVC;
1月-1年:中心静脉导管(PICC/PORT)
超1年:输液港
Q45: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有
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穿刺部位防水、防牵拉
保持贴膜干洁,如有卷边、松动、潮湿等,及时告知护士更换
穿刺侧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如出现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Q46: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有
维护时间:按要求定时(至少7天一次)到正规医院指定专业护士维护
局部观察:针眼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渗出;导管有无脱出、破损;贴膜有无卷边、松动、潮湿;手臂有无麻木、肿胀,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或护士
带管活动:PICC置管侧肢体可做握拳、伸展等运动;严禁测血压、拖地、拄拐杖及提5公斤以上重物
带管洗澡:在做好穿刺部位防渗水后可淋浴,避免盆浴、泡浴
Q47:下列哪些属于中高危患者和特殊患者?
儿童
老年人≥80岁
孕妇
行动不便者
Q48:病人承受70mmHg的压力持续( )小时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
1
2
3
4
Q49:Braden量表评分( )时,需要每天评估
≤9分
7-9分
10-12分
≥13分
Q50:压力性损伤的评估节点有
入院时
转科时
大手术后
病情变化时
Q51:下列哪些属于影响跌倒评分的特殊用药
镇痛泵/麻醉剂
抗癫痫药
降压药
利尿剂
催眠药
泻药
镇静剂
精神药物
Q52:非消化道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 30min、口服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 1h 需有评估记录。
正确
错误
Q53:下列有关护理书写的内容,正确的有
心电监护:需每小时评估记录监护内容(有特殊医嘱除外)。首次应用或变化时需记录心电监护显示的心律情况。
血管活性药物首次应用时应每5-15分钟评估血压一次,连续3次平稳后按医嘱执行,剂量调整、药液补充时应5-15分钟评估血压一次,平稳后按医嘱执行。
导管评估记录:包括深静脉留置管、各类高中危引流管,首次需评估记录留置时间、部位、固定情况(有刻度的管道记录留置深度)、是否通畅、局部情况等。
入院护理评估单入病房后8小时(班)内完成,ICU 即刻完成。
Q54:有关体温单大便的记录,说法正确的有
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
大便超 10 次以“10+”表示
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 表示灌肠后大便 1 次;0/E 表示灌肠后无
排便;1-1/E 表示自行排便 1 次灌肠后又排便 1 次
“※”表示大便失禁
“人工肛门”用文字“造口”表示,一周记录一次
Q55:在体温单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介入、分娩、出院、机械通气、死亡等。除手术、介入、出院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 24 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