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相关知识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姓名

填空1

Q2:部门

填空1

Q3: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 )

标准预防+空气传播
标准预防+飞沫传播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Q4:2.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 )

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万古霉素
利福平
氯霉素

Q5:下列医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培训,哪是错误的( )

对医务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內容培训
对患者及家属可不必进行相关培训,以少医疗纠纷
保洁人员因不直接接触病人,不必进行强制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技能,保障医疗安全

Q6: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安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置一室( )

重度昏迷者
上呼吸机者
开放性创口者
MASA尿路感染者

Q7:以下哪项不是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核心措施( )

严格执行手卫生
加强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
患者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
加强空气消毒

Q8: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多久向全院公布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

每月
李度
半年
一年

Q9: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是错误的( )

及时脱去手套
及时脱去隔离衣
及时进行手卫生
不用进行手卫生

Q10:对于“泛耐药肠菌科细菌”阳性的检测结果,必须在多少小时内向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 )([2010]71号)。

48
72
24
12

Q1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什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消毒管理办法》
《传染病防治法》
《执业医师法》

Q12:多重耐药菌:是指细菌同时对( )以上(每类中至少1种或1种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中敏和耐药)

两类或两类
三类或三类
四类或四类
五类或五类

Q13:预防控制多重耐药措施的合理用药中术前多久内使用抗菌药物?( )

0.5-1h
1-2h
2-3h
0.5-2h

Q14: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连续几次(每次间隔应大于24h)多重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意方可解除隔离?( )

3
2
4
5

Q15:亚胺培南属于以下哪一类抗菌药物( )

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氟喹诺酮类
基糖苷类

Q16: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多重耐药菌(MRSA)

Q1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标准预防+接触传播
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Q18: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环境消毒
洗手
合理使用抗菌素
隔离传染病人

Q19: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Q20:当实施床边隔离时,诊疗护理多重耐药菌的病人应( )

安排在最先
安排在中间
安排在最后
按常规进行

Q2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物品专人专用,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200mg/L
500mg/L
1000mg/L
2000mg/L

Q22: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 )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Q23:.MRSA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遵循手卫生,近距离操作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后抹布应消毒。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解除隔离。

Q2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高危人群( )

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
在MDRO感染率高的科室住院患者
高患者、长期住院患者
ICU、手术、插管或侵入性操作患者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患者
免疫抑制剂应用患者及应用呼吸机患者

Q25:多重耐药菌常见的感染部位( )

呼吸道及皮肤定植
肺病感染
尿路感染
消化道感染
血源性感染
伤口的定植和感染

Q26:国家监测多重耐药菌包括(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耐碳青霉烯类肠菌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Q27:哪些地方上需要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识,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又传播?( )

病历夹
患者床旁
患者一览表
医嘱系统
手腕带

Q28: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五大危害( )

治疗费用增高
病死率高
治疗困难
医疗安全的质量降低

Q29:造成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侵袭性操作未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手卫生不到位及长期置管免疫力低下
隔离不及时或未有效隔离
物品消毒不彻底或共用以及患者周围的环境消毒不及时

Q30: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哪些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
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患者安置无特殊要求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Q31:多重耐药菌上报三及时包括( )

接到通知/报告后及时下达“接触隔离”长期医嘱
及时传达科室医务人员,包括保洁员
及时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及时通知检查科室

Q32: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Q33:医院感染中常见的多重耐药菌:MRSA、VRE、产超广谱β-内跣胺酶( ESBLS)的肠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不动杆菌、难梭状芽孢菌。

Q34:多重耐药菌实行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患者安排在最后

Q35: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脱手套后无需执行手卫生。

Q36:细菌耐药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Q37: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地方法

Q38: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Q39: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置入转运箱中,集中收集后送废物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

Q40: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5cfu/cm2。

Q41:手部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Q42:对多重耐药菌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500mg有效氯溶液消毒。

Q43: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可以不使用手套和隔离衣。

Q44: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Q45: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

Q46: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房间

Q47:请判断本项叙述是否正确?

问卷网
多重耐药相关知识
关于
1年前
更新
4
频次
47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