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试题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 姓名
* 项目
* 1、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 )
* 2、每组临时用房的栋数不应超过()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m.
* 3、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识应设置在临时消防车道的( )
* 4、下列哪个建筑可不用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 )
* 5、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 ( ),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 2m,且不宜超过6m。
* 6、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 ( )级。
* 7、下列关于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8、临时用房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水枪的最小流量为 ( ) L/s
* 9、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人员操作,其数量不应少于 ( )根,当结构封顶时,应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
* 10、下列关于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在建工程,各结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的规定正确的是()
* 11、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由 ( )负责。
* 12、下列关于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场后存放错误的是 ()
* 13、现场供用电设施的改装应经具有相应资质的( )电气工程师批准,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电工实施。
* 14、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内应使用 ( )
* 15、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 )Mpa
* 16、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 )
* 17、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 )。
* 18、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且坡度大于( )度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 19、消防坚管的管径应根据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竖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
* 20、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 ),其疏散门硬向疏散方向( )
* 21、建筑构造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级
* 22、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m,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m。
* 23、施工产生的可燃、昜燃建筑垃圾或者涂料,应( )
* 24、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应 ( )。
* 25、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小 ( ) m.
* 26、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 ()m的防护栏杆。
* 27、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 )具
* 28、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距配电屏 ( ) 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m 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 29、施工现场如需搭设多栋临时办公用房宿舍时,办公用房之间、宿舍之间、办公用房与宿舍之间应保持不小于 ( )m 的防火间距。
* 30、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 )m,且不宜大于 40( )m
* 31、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时,应在消防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干( )的回车场
* 32、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中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 33、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其数量不宜少于 ( )个。
* 34 固定动火作业场应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全年( )的( )侧
* 35、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较大者确定,施工现场火灾次数可按同时发生( )次确定
* 36、当施工现场处于市政消火栓( )m保护范围内,且市政消火栓的数量满足室外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可不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 37、高度超过 ( )的在建工程,应在适当楼层增设临时中转水池及加压水泵。
* 38、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应少于( )台。
* 39、临时贮水池宜设置在便于消防车取水的部位,其有效容积不应( )施工现场火灾延续时间内一次灭火的全部消防用水量。
* 40、以下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规定错误的是( )
* 41、楼层中转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少于( )m3,在该水池无补水的最不利情况下,其水量可满足两支(进水口径 50mm,喷嘴口径 19mm)水枪同时工作不少于 1min。
* 42、“上、下两个中转水池的高差不宜超过( )m”的规定是综合以下两方面的考虑而确定的。
* 4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消火栓,应设置在( )
* 44、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10m,可基本满足在建工程上部( )层所发生火灾的扑救。
* 4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重点从管理方面实现施工现场的( )
* 46、下列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应主要内容错误的是( )
* 47.下列那个不是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
* 48、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是安全技术交底的一部分( )
* 49、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每半年应进行1次,每年不得少于( )次。
* 50、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包括以下文件和记录( )
* (多选)1.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A、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 1m 的防护栏杆
B、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C、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 (多选)2.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哪些场所( )
A、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B、动火作业场所
C、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D、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
* (多选)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具有以下哪些特点,因而火灾风险多,危害大 ( )
A、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
B、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C、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
D、动火作业多、室内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违章作业多
* (多选)4.施工现场的哪些场所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
A、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
B、水泵房
C、无天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
D、高度超过 24m 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
E、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 (多选)5.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 ()m,且不宜大于()m
A、5
B.10
C.40
D.50
* (多选)6.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以下关于在建工程防火说法正确的有()。
A .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
B . 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C . 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领导值班,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
D . 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进行疏散演练;
E . 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二分之一。
* (多选)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以下哪些条件是施工现场应当符合的规定()。
A .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B . 配备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完好有效
C . 铺设与施工进度相适应的永久消防水源,安装消火栓
D . 办公场所、员工集体宿舍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 (多选)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适用于()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A . 新建
B . 改建
C . 扩建
D . 拆除
E . 爆破
* (多选)9.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以下不属于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的是()。
A . 防火技术内容
B .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
C . 扑灭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D . 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 (多选)1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下面哪个说法符合施工现场相关规定()。
A .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B . 配备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完好有效;
C . 铺设与施工进度相适应的临时消防水源,安装消火栓;
D . 施工单位可以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但是必须配备消防设备。
* (多选)12、临时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
A、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时,应在消防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 12mx12m 的回车场。
B、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m。
C、临时消防车道的右侧应设置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识。
D、临时消防车道路基、路面及其下部设施应能承受消防车通行压力及工作荷载。
* (多选)13、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A、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 1m 的防护栏杆
B、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C、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 (多选)14、下列哪些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 )
A、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B、既有建筑外墙改造时,其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C、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
D、高处作业下方布设的安全网
* (多选)15、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哪些场所( )
A、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B、动火作业场所
C、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D、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
* (多选)16、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A、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B、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6m
C、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120m
D、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 100m
* (多选)17、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在建工程,关于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的规定正确的是( )。
消火栓接口及软管接口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消火栓接口的前端应设置截止阀。
C、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多层建筑不应大于 50m
D、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50m
* (多选)18、施工现场的哪些场所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
A、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
B、水泵房
C、无天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
D、高度超过 24m 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
E、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 (多选)19、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哪些主要内容( )。
A、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B、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
C、用、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D、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E、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 (多选)20、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防火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哪些主要内容( )。
A、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
B、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
C、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
D、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
E、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 (多选)21、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哪些主要内容( )
A、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
B、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C、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D、消防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 (多选)22、下列关于施工现场用电规定正确的有( )
A、气设备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B、普通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C、严禁私自改装现场供用电设施
D、应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迸行检查
* (多选)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具有以下哪些特点,因而火灾风险多,危害大 ( )
A、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
B、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C、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
D、动火作业多、室内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违章作业多
* (多选)24、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由动火作业人提出动火作业申请。动火作业申请至少应包含( )
A、动火作业的人员
B、动火作业内容、部位或场所
C、动火作业时间
D、动火作业环境及灭火救援措施。
* (多选)25、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记录包括( )。
A、消防安全巡查记录
B、消防定期检查记录
C、消防专项检查记录
D、消防年检记录
* (多选)26、防火技术方案中“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应具体明确以下哪些内容
A、明确配置灭火器的场所、选配灭火器的类型和数量及最大灭火级别
B、明确设置应急照明的场所,应急照明灯具的类型、数量、安装位置等
C、在建工程永久性消防设施临时投入使用的安排及说明
D、明确安全疏散的线路(位置)、琉散设施搭设的方法及要求等
* (多选)27、义务消防组织是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临时建立的 ( )的消防组织,其人员应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组成。
A、业余性
B、群众性
C、专业性
D、以自防、自救为目的
E、以预防为目的
* (多选)2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疏散通道的照度值不应小于 0.8LX
B、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C、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大于 40m
D、现场办公用房与宿舍的规模不大,两者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 500m2,可组合合建造
* (多选)29、以下临时用房可组合建造的有( )。
A、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组合建造
B、会议室与办公用房可组合建造
C、文化娱乐室、培训室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
D、餐厅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
* (多选)30、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 ()m,且不宜大于()m
A、5
B.10
C.40
D.50
* 1、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应与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
* 2、场所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的 80%。
* 3.“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是对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的硬性要求。
* 4、消防水带、水枪及软管设置在结构施工完毕的楼梯处,一方面可以满足初起火灾的扑救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消防水带和水枪的配置,便于维护和管理。
* 5、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每半年应进行1 次,每年不得少于 1次。
* 6、组内临时用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了5m,当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为 A级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 3m。
* 7、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侧。
* 8、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5m。
* 9、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疏散条件差,凡是能用于或满足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地带的路径、设施均可视为临时疏散通道。
* 10、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选用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具,自备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30min。
* 11、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挡风措施。
* 空瓶和实瓶的间距不应小于 2m。
* 13、现场办公用房、宿舍不应组合建造。如现场办公用房与宿舍的规模不大,两者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 300m2,可组合建造。
* 14、阻燃安全网是指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大于 4s 的安全网。
* 15、施工现场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是指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
* 16、氧气瓶内剩余压力不应小于 0.1MPa是为了防止乙炔倒灌引起爆炸。
* 17、 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
* 18、 固体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为2A.
* 19、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多层建筑不应大于 50m,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30m。
* 20、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应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每个动火作业点均应设置 1个监护人。